知青是什么意思?更能反映一个概念的本质的,是其内涵定义。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曾被认为是一个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个群体的阶级属性是决定一切的本质属性。“知识青年”的内涵由“知识”和“青年”两部分组成。“青年”暂且不论(很多16岁左右的下乡学生其实很难算青年)。要害是“知识”这个定语。“知青”与“支青”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谁包含了谁,而在于前者与“知识”沾了边。随着50年代到60年代“知识青年”文化水平的提高,它的阶级属性也变得越来越可疑了。
支青的主体是工农,无论是“支农”还是“支边”,“支”字都是支援的意思,含有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做贡献的褒义,他们和垦荒队员的历史无论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哪个阶段都是被正面歌颂的。而“知青”就不同了。它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当时没有人明说,但在很多人心中属于“小资产阶级”。
当然,当年社会主流对此认识也有一个过程。现在人们十分强调文革前后上山下乡的性质有所不同,其实今天回顾历史就会看到,文革前,主流舆论对这批人的称呼和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常一个群体的称呼形成都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但中央文件正式使用“知识青年”这个词却是在1963年底一个很短时间内决定的。
知青是什么意思之知青回忆录
在《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一书中,将文革前的上山下乡分为探索阶段(1955年至1961年)和有计划展开阶段(1962年至1966年)两段。早在第一阶段的开始就有报刊使用“知识青年”称呼到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了。有一些地方党委政府也如此,比如1958年4月16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召开《上海知识青年志愿参加湖北、安徽农村建设的活动分子大会》,市委书记曹荻秋讲话中多次提到城市知识青年支援农村。但那时使用这个词未必有多少政治含义。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整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中共中央文件中并不使用这个词汇。甚至在转发一些含有“知识青年”提法的地方文件时,中央自己也不使用这个词。从1957年刘少奇关于中小学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的讲话、《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58年中央的支边宣传材料、一直到60年代初期的安置工作文件都不使用“知识青年”一词,使用的都是“下乡学生”、“下乡青年”一类称呼。
上一篇:上一篇:揭秘: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实性
下一篇:下一篇:我国历史上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
唐代的交通工具一般是马和驴,长途一般用马,短途则用驴子,因此,在古时人们的坐骑一般都是驴子,速度也恰到好处。同时,也不乏爱惜坐骑的人,古人胡趱就是其中一位,他甚至是为自己的坐骑驴子请假呢,一起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吧。 坐骑驴 胡趱是唐昭宗时皇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