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月,为什么在此时此地融汇成绝佳的组合、独特的存在?清代《西湖志》早已给出简洁精当的解读:“盖湖际秋而益澄,月至秋而愈洁,合水月以观,而全湖之精神始出也。”
凉爽的秋夜,沿白堤信步行至平湖秋月。阅读历史感厚重的御碑,穿过典型传统园林建筑的月波亭、九曲桥,站在伸向湖面的临水平台上,被夜色和波光环抱,只觉得和湖面无比贴近,月色掬水可得。再加上空气中弥散的桂花甜香,周围被灯光点缀的亭台楼阁,引人生发月中桂子、琼楼玉宇的浮想,惟欲“乘风归去”。
西湖赏月,是文人雅兴,也是市井民俗。旧时杭人,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有赏月的习俗。农历七月半,时已近清秋,又是立秋节气过后的第一个月圆夜。
讲到这里,当然不能不提与西湖半生缠绕的明人张岱。就像《湖心亭看雪》将西湖的雪写到极致,一篇《西湖七月半》,写尽西湖月和看月人的情态。“人声鼓吹,如沸如撼”“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的描摹,足见当时游湖赏月习俗之盛,几乎都是阖家出动、倾城而出。
赏月
每每重读张岱描绘的“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等人间世相种种,不由会心而笑;读到“月如镜新磨”“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的意趣,更叫人向往。有“好友佳人,邀月同坐”,即使不是在像平湖秋月这样的名胜景点,都能享受月色秋色,感受情谊长久。
本文地址:http://www.lishitu.com/zixun/532.html
上一篇:上一篇:中国古代三个措施保障官德正
下一篇:下一篇:曹操的历史故事:嗜色如命
唐代的交通工具一般是马和驴,长途一般用马,短途则用驴子,因此,在古时人们的坐骑一般都是驴子,速度也恰到好处。同时,也不乏爱惜坐骑的人,古人胡趱就是其中一位,他甚至是为自己的坐骑驴子请假呢,一起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吧。 坐骑驴 胡趱是唐昭宗时皇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