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盗墓用的钢钎,与一般的钢钎不同,比较长,可深入土层。洛阳一带的民国盗墓贼在在邙山“刨古董”(盗墓),找不到合适的钢条,便找来旧式煤火炉通火道的铁火杵,制成钎,长约l米,一端圆环,方便手握和用力,一端尖锐。这种钢钎与现代考古中用使用的“探针”,有相似的功能。
盗墓工具
使用钢钎要作凭经验。一位现在仍在使用钢钎的探工告诉笔者,一钎打下去就可以知道下面是否有东西,有什么东西。在往土层下钎时,要紧握钢钎,“看手感”。如果下面土质没有变化,下钎的力量和深入的速度会很平稳,如果打在泥土、砖、沙、石、铁上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钢钎遇到阻力了,那下面肯定有东西;钢钎下去很深,很快,下面很可能是墓穴,或其它空洞。
有的地方,如在安阳还使用一种“探杆”找墓,这种探杆比铁钎要长要粗,实际就是从铁钎演变而来的。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后母戊方鼎,便是1939年3月由一名叫吴希增的挖宝人用探杆发现的。当时探杆钻到10多米深地下时,感碰到了一个硬物,将探杆提上来一看,发现坚硬的铁探头都卷了,吴希增马上意识到可能是青铜器一类的金属,不然不可能弄坏探头。
洞口
有的盗墓小说写到“卸岭派”盗墓贼用钎的细节时,说得很神,称这一派主要用鼻子:从地下拔出钎来,用鼻子闻闻所带出泥土的气味,就知道地下是否有东西,有什么东西。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干活前忌烟酒辛辣之物。
小说并非虚构,那些按照风水定位古墓,甚至可以闻出古墓年代的本领都是真实存在的,艺术源自现实,小说也是如此。只不过随着火葬的盛行,盗墓这个行业也会随之消失。
上一篇:上一篇:剧毒眼镜蛇出逃 还有26条仍在外流窜
下一篇:下一篇:欲换性爱姿势遭拒 竟拿钢管猛砸脑袋
城濮之战,相信熟读《孙子兵法》的人都非常熟悉。城濮之战,算得上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战事之一。为何城濮之战这么重要?在城濮之战中,各个国家的下场分别是什么?今天,小编找来了和城濮之战相关的史实,我们一起来看看,城濮之战,是不是真的像一般的史书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