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将军张云逸:长征途中3次临危受命
原标题:张云逸:长征途中3次临危受命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怡
80年前的10月,红军长征开始。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远征,行军过程艰苦卓绝,战斗故事可歌可泣,但是共产党员的革命信念却从未动摇。
1934年11月初,张云逸在粤赣边界的大庾岭迎接从瑞金出发西征转移的中央红军,顺利归队,跟着大部队纵横11个省份,翻雪山、过草地,行军2.5万里后到达延安,胜利完成长征。
翻阅《张云逸》画传、《张云逸传》等记录张云逸生平的书籍,总能见到在延安工作时期的张云逸的身影。其中一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初,是他与原红七军战友在延安的合照,只见黑白照片中的张云逸个子不高,但英姿挺拔,自信满满。
“他处事沉着、稳健,能力出众,长征时一直担任军委副参谋长,被认为堪当大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翟清华说。
中央红军长征过程中,他工作职责多次变化,带过先遣队、工兵营和后方收容队,3次临危受命,竭忠尽智,东西驰驱,尽职完成任务。在指挥乌江架桥工作中获得毛泽东的高度表扬。在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纪念日,记者采访张云逸长孙张晓龙以及《张云逸传》作者之一的军事研究员翟清华,讲述张云逸在长征中的峥嵘岁月。
离开130多天归队开始长征
张云逸1892年出生于海南文昌贫农家庭,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官至国民党少将。1926年,34岁的张云逸放弃少将身份,转投共产主义,跟着共产党走。
1934年10月10日,红军长征转移时,张云逸一接到中央红军的归队命令,立即率22人小分队在聂都游击队的掩护下,突破国民党军包围,与进抵大庚岭的红三军团第四师会合,张云逸随中央红军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程。“爷爷当时正在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的大庚岭里养病,在独自奋战130多个日日夜夜后终于归队。”张云逸的长孙张晓龙说。
归队不久,张云逸在红八军协助指挥部队,不久即担任了中革军委副总参谋长兼军委纵队先遣队司令员。
翟清华说,这是他在长征途中第一次临危受命。在作战部队中,只有能力非常全面,而且被信任的人才会被委任先遣调查工作,张云逸能够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先遣部队司令员,足可见他在军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到达湖南境内,在博古、李德的指挥下进行长征转移,准备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行军过程中遭遇国民党部队追击,导致红军大减员,湘江一战后,整个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加上国民党军队在红军四周布下重兵,始终紧咬追击,红军已无法根据原有计划行军,需立即查明前方国民党军的虚实,选择兵力薄弱地区进行突破,保存战斗力。
负责先遣调查工作的张云逸冒险深入敌区,调查到国民党军在贵州的兵力较为薄弱,并及时向中央汇报。
毛泽东根据情报,力主红军西进,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个决定避免了红军与国民党军再次硬碰硬,后来情报部门证实国民党军已在红军北上湘西的路上布下口袋,瓮中捉鳖。毛泽东这个决定使得红军避开了国民党军设下的埋伏,保住了主力部队,并把国民党军抛在了后面,得以喘息之机。
乌江架桥立功受毛泽东表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红军进入贵州境内后,虽然前方没有重兵守候,但是红军面临前有乌江天险的堵截,尾追红军的国民党军薛岳部吴奇伟纵队4 个师距离红军也只有几天的路程,红军能否突破乌江天险,摆脱薛岳部的追击,即成为创建川黔边新苏区计划成败的关键。
贵州第一大河流乌江素有“乌江天险”之称,江面宽200多米,水深流急,两岸悬崖峭壁,难以攀登。当时,乌江的对岸有王家烈的黔军教导师一部凭险防守,有国民党军3个团,企图阻止红军北渡。
中革军委决定将架桥协助部队渡河的重任交给了张云逸,要求他领导工兵营用竹筏和门板架成了横跨乌江的浮桥。再一次临危受命,张云逸深知任务艰巨,连夜率军委工兵营向江界河渡口赶进。
1935年1月2日晚,张云逸到达江界河渡口。此时,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必须保存有生力量。如果红军不能顺利渡河,势必要和追兵背水一战,兵力损失在所难免。
张晓龙一直记得爷爷乌江架桥的故事,并为之自豪。“在架桥时,爷爷用大篓子装满石块,中间交叉长木棍做锚爪,制成石锚解决浮桥的固定问题;桥体则用竹筏和门板架成。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验收浮桥时,亲自走到浮桥上,这踩踩,那晃晃,感觉浮桥非常扎实,然后赞不绝口。”张晓龙说。
上一篇:上一篇:美媒:台军“航母杀手”不堪一击 解放军战机轻易摧毁
下一篇:下一篇:简氏:解放军歼-10B战机一旦服役 印空军将很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