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2012年夏天中日钓鱼岛事件急速升级,在当时还是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彦来看,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为什么?因为日本人引发钓鱼岛争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默许他们的右翼团体到钓鱼岛上建灯塔、立界碑,而且派军舰阻止中国大陆和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甚至还阻止我们的军队在这个海域进行军事演习。但是野田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我们的政府不再只是“严正抗议”,而是突然揪住石原的不当言论,进行了强烈反击,还派出渔政船和海监船。也就是说,中国由之前的被动一下子变为主动了。
中国忽然转守为攻,为什么?这是因为,过去中国和日本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是有共识的,就是有争议,但搁置争议,不讨论。可是日本近些年开始推行一个政策,就是安倍在2013年5月份说的,根本不承认这个争议,认为“钓鱼岛就是日本的”,没有什么可争论的。4月5日,日本政府还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2013年版《外交蓝皮书》。这个蓝皮书声称“钓鱼岛不存在任何的主权纷争”,而且还强调说日本的领海、领空“正在面临着更多的威胁”。日本的挑衅日益升级,中国必须由被动转为主动,这就是中国政府现在的态度。
再说说日本政府,各位晓得吗?日本政府内部的意见其实是不统一的。先说日本首相,2012年中日钓鱼岛问题升级的时候,日本的首相是野田佳彦,他先是在2012年7月公开支持日本议员登钓鱼岛,并且说“最快要在9月实现钓鱼岛‘国有化’”;然后又在11月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上搞什么“首脑外交”,逢人就说钓鱼岛的问题,最后其他人都受不了他了,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国际祥林嫂”。
野田在2012年12月正式下台,接替他的是安倍晋三,那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告诉各位,就是安倍组建的内阁通过了这份所谓的《外交蓝皮书》,所以很不幸地告诉各位,他也是个对钓鱼岛“势在必得”的人。举个例子,2013年1月31日,他在接受国会质询的时候说:“要在钓鱼岛问题上保持强硬立场。”但是安倍又是个很会琢磨日本老百姓心理的人,他在购岛态度强硬的同时,还希望和中国保持“互惠的经贸关系”。为什么?因为中国老百姓抵制日货的后果直接体现在日本全年GDP总量上了。根据日本财务省发布的数据,日本2012年全年对华出口大约减少了1万亿日元,这导致了什么后果呢?就是日本的全年GDP要损失掉8200亿日元,相当于84亿美元。
我们再说说一个特殊人物,就是前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2012年6月,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的时候说:“石原慎太郎主导的‘购买钓鱼岛’这件事,会给中日两国关系带来重大危机。”也就是说,丹羽认为日本“购岛”这件事本身就是错的。这个丹羽因为这件事被撤职。回到了日本之后,他又发表演讲,批评日本政府的“购岛”做法不妥当,“导致了中日关系陷入低谷”;而且他还特别强调说,日本政府为了在国内拉选票,关于钓鱼岛事件的说词都太偏激,完全不照顾其他国家人的想法。
坦白讲,我觉得丹羽宇一郎这个人是目前日本政府里脑筋最清楚的。他在叙述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时候非常理性,毕竟战争对谁都没有好处。对于如何解决中日两国目前的紧张关系,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停止非黑即白的争论;第二,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第三,两国政府就如何解决钓鱼岛问题和改善关系展开谈判。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日本政府收回最近几年搬出的“不承认争论”这个无理举动,退回到过去两国“搁置争论,共同开发”的时期。如果把丹羽的话翻译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说日本的经济这么低迷,都已经要靠印钞票来给经济打强心针了,(日本)政府你在这个时候不想办法提振经济,反而提出“购岛”招惹中国这个最大的出口国,你是不是脑子坏掉了?日本政府到底有没有听进丹羽的意见?很遗憾,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看到日本政府有什么新的举措,安倍领导的日本政府依然非常强硬地表示“没有谈判余地”。
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现在其实是一个由四方组成的“囚徒困境”。什么是“囚徒困境”呢,就是说,警察抓住了甲乙两个嫌疑犯,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他告诉两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8年;如果两人之中一个坦白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10年。对于甲来说,如果乙选择抵赖,自己也抵赖就会被判1年,但如果选择坦白就可以直接被放出去;如果乙选择坦白,那他如果抵赖就会被判10年,如果选择也坦白,就会判8年。所以对于个人来说,不论对方怎么选,自己选择坦白都是最优选择。结果就是甲乙都选坦白,各判8年。但其实集体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结果应该是两人都抵赖,各判1年。囚徒困境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太顾及个人利益,而在集体利益博弈中自作聪明,最后导致整体失利、作茧自缚。
上一篇:上一篇:皇帝的背叛:溥仪“九一八”神秘的叛国内幕
下一篇:下一篇:英媒:俄提升战力否认出兵乌东部 北约指其策划叛乱